前言:


民間借貸中,自然人從銀行貸款后另行轉(zhuǎn)貸牟利而獲取高息的現(xiàn)象較為常見?!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規(guī)定,在借款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情況下,出借人套取信貸資金后高利轉(zhuǎn)貸給借款人的,借款行為無效。但如果出借人以房產(chǎn)等抵押貸款后向他人出借借款,是否當然無效?




裁判要旨:


抵押貸款與信貸資金的獲取渠道存在差異,將抵押貸款進行轉(zhuǎn)貸,主要的貸款風險由貸款人自擔。而且,自然人以房產(chǎn)抵押貸款后向他人進行轉(zhuǎn)貸是個人理財?shù)囊环N方式,主要還是生活目的,不宜簡單歸入擾亂金融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而致無效的范圍,即使借款雙方約定高額利息,并不影響合同效力。因此自然人從銀行貸款另行轉(zhuǎn)貸牟利不宜認定無效。[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2015)蘇民終字第00725號]




明銳研究:


出借人套取信貸資金與抵押貸款轉(zhuǎn)貸的法律效果之所以不同,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套取信貸資金系出借人利用自己的信貸額度和信貸條件套取信貸資金,再轉(zhuǎn)貸給他人以獲取高額利息,該行為使金融機構承擔了巨大的貸款風險,嚴重擾亂信貸資金市場秩序,因此套取信貸資金轉(zhuǎn)貸給他人的借款行為無效,如果違法所得額較大還會夠成高利轉(zhuǎn)貸罪。


出借人通過抵押的方式獲取貸款,雖然貸款數(shù)額較大,但貸款風險仍由其自擔,貸款后向他人轉(zhuǎn)貸也是個人理財?shù)囊环N方式,并不會擾亂金融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即使借款雙方約定高額利息,但高息的約定不影響合同效力,因此出借人抵押貸款后向借款人轉(zhuǎn)貸的合法有效。但應注意,抵押貸款轉(zhuǎn)貸的借款方式仍然存在極大的信用風險,若借款人未按時付款,則出借人將面臨房屋被銀行拍賣或者支付高額違約金的風險。因此,當事人再選擇理財方式時,應當嚴謹審慎,不應一味地追求高額回報而忽視投資的風險。




拓展閱讀:


裁判要旨:出借人使用非自有資金向他人出借借款,并不當然無效。根據(jù)《最高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二項規(guī)定,要認定案涉借款合同無效需同時滿足兩個條件:(1)出借的資金來源系“金融機構信貸資金”或者“向其他企業(yè)借貸或者向本單位職工集資取得的資金;”(2)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資金的上述來源。[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民申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