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云霧看接力貸
近日,杭州某銀行調整了房貸政策,規(guī)定房貸最長可貸到80周歲。此舉不但打破了貸款人的最高年齡限制,還開啟了房貸“父債子還”的先河。
這是一款“接力貸”產品,可以父母和子女兩代人接力還款。假設一個五十歲的人貸款買了一套房,很不幸他70歲的時候就掛了,沒關系,他的子女可以繼續(xù)按月還后面10年的貸款。據悉,這款“接力貸”最高貸款年限為30年。
此款房貸方式被媒體曝光后,引來了網民的熱議。
有人調侃稱,“接力貸”的出世代表坑爹時代要過去了,坑娃時代開啟了。老爹的貸款讓子女還,妥妥的房貸版“父債子還”啊。
有人認為是樓市遇冷,導致購房者減少。“接力貸”是銀行為“套房奴”想出來的招數,“貸貸相傳”目的無非是誘導更多人加入房奴的大軍。
有人則感嘆“六個錢包”付了首付,現在又整出個“接力貸”,兩代人還完貸款,房子產權期限也過了一大半了,房奴不值得!
還有人認為“接力貸”是高房價惹的禍并義憤填膺的質問,高房價下,年輕人的希望和幸福又在哪里?
總之,我瀏覽了無數網友的評論,大家?guī)缀跻贿叺沟貙Α敖恿J”的出現進行了討伐和吐槽,仿佛它的出現是帶有原罪的。對此,筆者倒有不同看法。筆者認為“接力貸”這個問題可以一分為二來看。
一是“接力貸”只是一種房貸方式,大眾不必對此過于敏感和解讀。銀行推出這樣的房貸方式,固然有它的利益訴求,但本身也是根據市場需求提供的一種還貸方式,“接力貸”只是一種經濟現象。至于這樣的貸款方式消費者是不是愿意接受,有沒有需求。說到底,主動權還是掌握在消費者手里。至于高房價這個鍋跟“接力貸”之間也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畢竟有沒有“接力貸”,房價就在那里。
二是“接力貸”對購房者來說,的確多了一種選擇。打個比方,一個50歲的購房者,貸款50萬,按原先的貸款政策,男的最多只能貸20年,女性購房者最多可以貸15年。那么按貸款15年(商業(yè)基準利率4.9%),她每月需要還款3927.97元,按貸款20年,他每月要還3272.22元,貸款30年每月要還2653.63元。毫無疑問,貸款30年每月的還款壓力要小很多,所以對真正想買房的人,會認為這是一件好事。
對個人來說,還貸壓力被分解成更長的時間,這期間的消費能力可以因為還貸壓力降低而有所上升。長期來看,世界各國的貨幣其實都是一直在貶值的,錢會越來越不值錢,30年以后的兩千元購買力可能就是現在的幾百元了。房貸還到八十歲,表面上是兩輩人的房奴壓力,“父債子還”聽著有點心酸,但還清了貸款,子女好歹落了套房子。
對國家來說,貸款買房的人,消費能力有所增強,也是拉動內需拉動消費拯救經濟的一種策略。所以,我們對經濟問題不要單純地用道德標準來衡量。
但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接力貸”的出現也需要我們思考一些問題。
比如:家庭購房要量力而行,切忌提前透支兩代人的人生。想要使用“接力貸”的購房者我建議要開個家庭會議,做好合理的財務規(guī)劃,把后續(xù)還款計劃按各種情況預先推演清楚,父母和子女要取得一致意見并制定相應措施。比如,還款出現問題怎么處理,房子的歸屬等等都要考慮清楚。
“接力貸”的出現還說明了一個問題,現在買房的確有很大的壓力。為什么生活越來越好了,大家反而感覺社會壓力越來越大了?因為現在很多人用幾十年的時間來還房貸,被欠款的生活讓一些人沒有幸福感和安全感。反觀家中有幾套房的同齡人,余生可以享受高房價帶來的快感與幸福!這種對比和傷害讓底層民眾充滿強烈的焦慮和憤怒。
是的,如果一個人僅有一套房,80歲還在還房貸,說明什么?說明這個社會出了問題。如果一個社會做不到讓大多數人居者有其屋,民眾何來幸福感!如果一個人有多套房,80歲還在還貸,又說明什么?說明制度設計出了問題,制度在無形中慫恿了炒房!
幸福的國度應該怎么樣?人民安居樂業(yè),幸福安康!所以,政府在出臺政策的時候,要多考慮民生福祉,多些造福百姓的政策,少些利益,多些溫情。
幸運的是,國家也看到了問題所在,提出要“房住不炒”。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隨著住房差異化政策的實施和房產稅的落實開征,普通百姓能合理擁有自己的居所,實現安居樂業(yè)。